第二代多肽合成儀誕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。
代表產品是Protein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PS3 Peptide Synthesizer以及Advanced ChemTech公司推出的ACT peptide synthesizer Model 90。
標志性特點是溫和反應法合成多肽,一般可分為單純氮氣鼓泡和搖動式兩種。第二代多肽合成儀PS3 的設計原理是采用氮氣鼓泡的反應方式來對反應物進行攪拌,即合成儀上反應器是固定的,氮氣從反應器的下方通過反應器到上部排出,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汽泡把固相和液相混合起來。
這樣設計的好處是結構簡單,成本低,但反應相對溫和:1)有時候多肽-固相載體在靜電作用下會"抱團",使其不能與液相充分混合,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調高氮氣的壓力以消除靜電作用;
而在靜電作用消除后要把壓力立刻調低,不然的話較高的壓力會把多肽-固相載體"吹"到反應器液面上方。
由于多肽-固相載體具有較強的粘壁性,一旦被粘到反應器液面上方就再也無法下來,也就是無法再參加反應。顯然一代機器是無法自動作這樣的壓力調整的,這就是造成反應"死角"的重要原因。
反應死角會降低多肽合成的效率和多肽的純度,有的甚至造成合成的失敗。
2)長時間氮氣鼓泡會使溶液揮發(fā),液面降低后一部分多肽-固相載體就粘在液面上方,也無法再參加反應。
3)氮氣消耗量大,運行成本增大。 A
CT90的設計原理是反應器在直立下圍繞原點作左右擺動,或者圓周運動。ACT的多肽合成儀同樣具有反應溫和的特點,即轉動角度與速度都不能夠*達到氨基酸耦合的極限,反應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。